【处暑是什么季节】“处暑”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,通常出现在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。它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,是气温逐渐下降、天气由热转凉的重要节点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“处暑”的季节属性及相关信息,以下是对“处暑是什么季节”的总结与归纳:
一、
处暑属于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左右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,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天气开始变得凉爽,但昼夜温差较大,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“秋老虎”现象。
从气候特点来看,处暑后雨水减少,空气干燥,适合农作物成熟,也是一年中农事活动较为繁忙的时期。同时,民间也有“处暑不出头,割谷不用牛”的说法,说明此时正是收割作物的关键阶段。
此外,处暑虽属秋季,但气温变化并不明显,因此人们常说“秋分才真正入秋”,这反映出不同地区对季节划分的差异性。
二、相关节气对比表
节气名称 | 时间(公历) | 所属季节 | 气候特点 | 农事活动 | 备注 |
夏至 | 6月21日左右 | 夏季 | 最长白昼,高温多雨 | 粮食生长旺盛 | 阳气最盛 |
小暑 | 7月7日左右 | 夏季 | 气温升高,湿热明显 | 农田管理 | 暑气渐重 |
大暑 | 7月23日左右 | 夏季 | 高温酷热,雷雨频繁 | 收获早稻 | 暑气最盛 |
立秋 | 8月7日左右 | 秋季 | 气温略有下降,秋意初显 | 收割玉米 | 气候转折点 |
处暑 | 8月22日左右 | 秋季 | 气温显著下降,昼夜温差大 | 收割晚稻 | 夏热未尽 |
白露 | 9月7日左右 | 秋季 | 湿度降低,早晚有露水 | 农业丰收 | 气候转凉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处暑”确实属于秋季,但它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“秋天”,而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关键节气。了解这一节气的特点,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安排生活与农事活动。